文森...
故事的黑與白
禁箇不了你內心的傷懷
儘管在你人生速寫裡
你反覆在自己曖味不明價值裡
你不止息地臨摹生命裡所見
是否企圖否定自己的存在
我在你刻苦刻畫的素描線條中
窺見你尋找自己靈魂的珍貴片段
文森...
你渴忘的知音是否存在
金錢與伯樂哪個你期盼
單調的灰暗是你的畫筆不逮
抑或是你內心的獨白
激烈的色彩是你的抑鬱舒發
還是你潛意識裡的不甘
從你天空裡的藍灰白
我看見你意志裡的不平凡
文森...
你是否看見百年後人們讚嘆
就算你早已不在
生命的價值是否應重新評判
十九世紀的人們是否該對你批判
嘈雜的耳語使你傷懷
割去了左耳 你是否仍舊不安
從你捲曲的筆觸裡
燃燒的是你什麼樣的情懷
我窺視不盡你自畫的湛藍眼底
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期待
For Vincent Willem van Gogh
用我有限不盡美麗的短篇
歌頌你生命不凡
~冰小火予2009/12/25台北觀梵谷展後書
本來並沒有什麼心情去參觀這次的梵谷展
我期盼相陪的人早已成為陌路人
但為了向這位後印象的畫家表示尊敬
只能強抖擻起精神要求自己一定要參與此次盛會
在行前就仔細端詳過此次的作品內容
果不其然
正如我所知的
向荷蘭的美術館商借的畫作之中
有不少是梵谷早期習作的內容
不忍苛責此次歷史博物館的安排
畢竟已經這麼多次帶給我們美好的藝術邂逅
不過我覺得實在有必要重建給觀賞者一個正確的觀念
因為梵谷在未離開荷蘭時期事實上是一個非藝術科班的努力學畫的人
這些他的努力習作作品
最後留在荷蘭的部分當然是最多的
其他深為人知受到印象派影響的名作
幾乎都流落在法國、日本、美國等地
應該要導正這次畫展的觀賞者
讓他們知道這次畫展裡的這些畫是記錄著梵谷學畫歷程中的掙扎與努力
真的很受不了
我甚至看到有些不清楚的人在文章中提到這次畫展中的梵谷自畫像
印象最深刻的是:「原來這張畫這麼小哦!」(一副很不以為然的感受)
殊不知這次畫展這張自畫像是他多張自畫像裡的其中一張而已
而且如果有仔細聽導覽的人應該也有聽到
這張畫僅是一張「速寫」
是試畫在紙上後再移到畫布上的
除了臉部比較接近他正式畫作希望的筆觸外
其他部分都還在速寫階段
如果有到過巴黎奧塞美術館
就能一窺完整的自畫像
雖然我是無法明白台灣觀眾是否都能瞭解到這次畫展的真髓
不過這次畫展很值得一提的是
這些畫作很清楚的表現出一個畫家如何從寫實派跳脫到印象派
包括捨去的光影、色彩的強調、甚至泛內心想像的筆法
一張一張畫看下來
是很好的現代畫作演進歷程
很值得剛涉讀過西洋文化史的學生做為教育之用
從米勒到畢沙羅,到這次的梵谷展
身為台灣人真的很幸福
應該好好珍惜這一切
不過看完梵谷展
又讓我想起奧塞美術館掛滿梵谷後印象派時期作品的那張牆
能當法國人
應該更幸福吧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