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老室友達兄blog見其對環境有所感
原來打一串很長的回文
結果yahoo以我沒有註冊其blog為由把我的回文清空了.....~_~"
所以想想還是回自己家撰篇小論吧

其實現代社會的確充斥很多目光
遠比古代社會迅捷的訊息
讓這個時代的人們總是從出現在空氣中的那一刻起
也許就背負著許許多多的曈暻
功利主義下所背負的比較氛圍
造成一小部分的人因為積極在貫徹人生比較色彩而越爬越高
而更糟的是更有一大部分的人因為對人生失去目標與自信而捨棄向上
金字塔名詞的背後就是貧富差距的遺憾

大學曾與一位要好的同學相談
談及為何要進入研究所的目的
他義憤填膺地說:「因為親戚常笑言家族間便屬他們家書唸得最不好了,
常常看到父母在親友間抬不起頭來,想逆轉這情況!」
言下之意其出發點是很好的,是一位很為父母的人
但我心神所及,是將來一群活在親戚學歷競逐的小孩們
因為有一位了不得的堂兄而辛苦地活著
一則選擇一輩子被親友數落的一群
一則是擊敗親戚,再次登上家族最高學歷的衛冕者寶座

人心在哪?甚至你的心在哪?
當人生到了一個定點時是否曾經切問?
難就難在如何超脫世俗牽絆
能在想定的初衷下貫徹自己的人生道路
孔夫子有云:「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
看似陳言老句,但實是字字蛛跡
十五而學至三十而立,四十才對所學所為不再疑惑
五十才知此生生而為何,六十才能對俗世流蜚不再刺耳
七十任性所為也能不失度
連孔夫子都自稱六十才能不受俗世耳語所擾了
人的境界可以很深很高,但我們的確都還很淺很低
可是一旦一日捨去了對己身的堅持
可能徒長年歲,卻得不到原本所應領略的人生意義

話外,

教改要廢文言、大刪論語真是讓我十分感冒
其實四書五經真的有很多值得讓人細細感受的地方
只是需要很長時間的驗證罷了

舉一例:

「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
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
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大學》

過去讀這段只覺得是為了要灌輸我們該成為君子,別去當小人
感覺起來就難免成腔爛調
當兵時,我又看到這句子
才發現,那不過教你如何區分什麼是小人、什麼是君子罷了
小人就是,閒居而為不善,無所不至的那種人;
而君子就是被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的人所討厭的人。
還附贈教戰守則於後,對付小人就是要著眼在他的特性,
小人的特性就是有人在看時,他就會在外表舉止表現得謹慎
一旦有機會獨處,就又想耍小技倆了
所以如果你不打算做小人,那得注意不要跟小人獨處
不然可能隨時中招........
當兵時就發現小人縱橫,大學的這幾句真是完全點破........

唉........
現在的小孩小時你不教他,也別指望他們大了會想看這種硬調的東西了
教育部所謂台灣文學中的道德教育定義又在哪呢?
台灣文學倒是側重古漢學抑或是日本文化的遺毒呢?

悲哪?.......台灣的小孩終將成為沒文化主題的小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nj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